閒聊區  日常生活  交友  成人討論  
   會員通訊  模特兒區  消閒玩樂  站務區  
   青少年/中學生專區  攝影區  貼圖分享    


發新話題
打印

[討論] 各位如何看一軛?

各位如何看一軛?

「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
大家點睇?

TOP

唔好意思, 咩叫一軛 ?

TOP

引用:
原帖由 城市獵人-孟波 於 2006-9-27 12:55 AM 發表
唔好意思, 咩叫一軛 ?
對不起,對於沒有受某些教會教導的人,或者沒有類似經歷的人,可能不太明白,我有責任解釋清楚的。

「一軛」,出自《哥林多後書》6:14「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軛」是指耕地時牛背上的耕地器具。在舊約中則是有「重擔」的意義。要能同負一軛才能步調一致,方向正確。因此在《申命記》22:10有談到「不可並用牛、驢耕地」,因為牛驢無法一起上同一副軛耕地,速度、力道、步伐都不一樣。保羅在獄中寫給腓立比教會的信中也提到「軛」。「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腓4:3)

部分教會將這段聖經引申為不准許或不鼓勵信徒與非信徒拍拖及結婚,假如出現這情況,會因為彼此理念不同而最終導致慘淡收場。某些誤墮一軛的伴侶,會受到某些教會及教友的特別「關心」,對於伴侶間的齦齬,就會引「經」據典--這些不和早就在聖經上所說的。

TOP

對於信徒與非信徒能否結合這個問題,教會內也時有討論

但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定不能結合的,原因是同負一軛這個問題,並不是單局限於信仰上

二者的關係中,基督徒的那一方的對伴侶的態度至為關鍵

作為非信徒的伴侶必定不了解吸引教會吸引的地方,必定會因返教會及二人相處的時間分配而發生衝突

作為信徒的一方必須平衡二者以維持關係,付出更大的愛心令對方接納

作為非信徒的一方須對宗教持開放態度,香港有宗教自由,應給予對方更大的自由,有助維持關係

能否同負一軛並不是局限於信仰,若如抽水兄所引述的觀點,當有齦齬時,便引經據典,說聖經上早有記載,

信仰只是兩人之間的導火線而己,與能否同負一軛並無直接關係,二人的結合在於二人如何在生活中活出愛,這才是關鍵

最後以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四至八節作結: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 本帖最後由 程昱 於 2006-9-28 12:23 PM 編輯 ]
時間過去不復還,人事盡變空感嘆
關係回復倍感艱, 只餘信仰存心間

TOP

信仰是個人修為,是自身的事情,和另一半沒太大關係吧......

就算另一半是極度虔誠的信徒,也不代表您也是同一樣,

而且結婚不是為了改變另一半而做,就等同一大班朋友中

全都是信徒但有一個不是,並不代表不可以一起阿~

我認識一個朋友丈夫是多年的佛教徒,我的朋友卻從小就受洗了,

他們的家庭也很和諧,星期日做丈夫的返佛堂妻子返教堂,

沒什麼不妥,我覺得信仰不同不要緊,最緊要懂得尊重,

不懂如何尊重,就算一樣的信仰也可以鬧得火紅火綠~
http://aska_30aska.mysinablog.com/

雪ソ気持グ

TOP

程兄和雪姐的見解,如能推廣下去,相信對推動世界和平(或至少家庭和諧)有很大幫助!

補充一下,信徒的一方可能很希望與伴侶一起到天堂得享永生,於是千方百計游說及勸說對方信主及返教會。非信徒的一方儘管可能已給予上教會的自由給對方,卻要面對對方的不斷傳教及浪費時間陪對方去教會。

信徒的一方的出發點是善良的,希望對方接納永生的禮物,可惜他們或許不明白,對自己的蜜糖可能是別人的毒藥∼∼

TOP

就算是不是信徒,愛情內本來就包含著接納

如果理解對方在信仰背後的意義及定位

那就算對方善意的游說‘也是可以包容的∼
http://aska_30aska.mysinablog.com/

雪ソ気持グ

TOP

發新話題